摆锤冲击试验装置-电线电缆的主要组成部分
摆锤冲击试验装置的结构设计需满足不同材料(金属、塑料、纺织品等)的冲击测试需求,其核心组成部分围绕 “摆锤冲击 - 能量测量 - 试样固定 - A全控制" 四大核心功能展开,具体如下:
一、摆锤系统
摆锤系统是装置的核心执行部件,负责提供冲击能量并完成对试样的冲击动作,主要包括:
1、摆锤本体:由特定质量的金属块(如铸铁、钢)制成,质量可根据测试标准调节(常见范围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),其重心到悬挂轴的距离(摆长)决定了冲击速度和能量范围。
2、冲击头:安装在摆锤末端,形状和尺寸因测试材料而异:
2.1金属材料(如夏比冲击试验):常用V 型或 U 型刀刃,用于冲击带缺口的金属试样;2.2塑料 / 薄膜:多为半球形或圆柱形冲头(直径 5-25mm 不等),避免尖锐边缘割裂材料;2.3纺织品:可能采用钩形或三角形冲击头,模拟织物被撕裂的受力状态。
3、悬挂与释放机构:
3.1悬挂轴:确保摆锤绕固定轴自由摆动,需具备高精度同心度,减少摩擦误差;3.2释放装置:通过电磁吸合、机械锁扣等方式固定摆锤于预设角度(如 90°、150°),释放时瞬间解锁,保证摆锤自由下落(无附加外力)。
二、试样夹持系统
用于固定试样,确保冲击时试样位置稳定、受力状态符合标准,核心要求是 “无滑移、无附加应力":
1、夹具类型:
1.1金属材料:采用简支梁式夹具,试样两端支撑,中间悬空(如夏比冲击试样长度 55mm,支撑间距 40mm);1.2塑料 / 薄膜:多为环形夹具,通过上下环夹紧薄膜边缘,中间留出圆形测试区域(直径常见 38-100mm);1.3纺织品:使用夹持钳,夹住织物两端,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撕裂场景。
2、调节功能:部分夹具可调节夹持力(如通过螺栓或气动装置),适应不同厚度(0.1mm-50mm)或硬度的试样。
三、能量测量与记录系统
用于J确计算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,是测试结果的核心来源:
1、角度传感器:安装在悬挂轴上,实时记录摆锤冲击前的预扬角(α)和冲击后的回升角(β),通过能量公式(势能差)计算能量损耗:冲击吸收功(A)= 摆锤势能(mgh₁) - 剩余势能(mgh₂)(h₁、h₂分别为冲击前后摆锤重心的高度差)。
2、数据处理单元:将角度信号转换为能量值,部分G端设备配备数字显示屏或连接计算机,直接输出冲击强度(kJ/m²)、撕裂Q力(N)等参数,并支持数据存储与打印。
3、校准装置:内置标准砝码或能量校准块,用于定期校验能量测量精度(如 GB/T 3808 要求每年校准一次)。
四、控制系统
实现自动化操作与参数调控,减少人为误差,包括:
1、操作面板 / 软件:通过按钮、触摸屏或计算机软件控制摆锤升降、角度设定、释放冲击等动作;
2、自动定位功能:部分设备可自动将摆锤复位至预设角度,无需人工抬升;
3、A全联锁:与防护装置联动,若防护门未关闭,摆锤无法释放,避免意外。
五、试样夹具与支撑结构
1、夹具底座:固定在装置台面上,需具备足够刚性(如铸铁材质),避免冲击时产生振动;
2、定位组件:如金属试样测试中的 “砧座",确保试样缺口位置与冲击头对齐;薄膜测试中的 “夹持环",需保证试样平整无褶皱。
六、A全防护装置
由于摆锤冲击能量大(可达数百焦耳),B须配备多重防护:
1、防护罩 / 围栏:由透明有机玻璃或金属网制成,包围摆锤运动区域,防止试样碎片飞溅;
2、紧急制动:手动或自动急停按钮,可在摆锤运动中强制制动;
3、过载保护:当摆锤冲击后能量异常(如试样未断裂),自动限制摆锤回升高度,避免摆锤反向冲击。
七、辅助部件
1、水平调节脚:用于调整装置整体水平度(通过气泡水平仪校准),保证摆锤运动轨迹垂直;
2、环境控制接口:部分G端设备可连接恒温箱(如 - 196℃~100℃),用于测试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性能(如金属的低温脆性测试)。
总结
摆锤冲击试验装置的各部件需协同满足 “能量J准传递、试样受力稳定、数据测量可靠、操作A全" 四大要求,其设计细节(如冲击头形状、夹具精度)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,因此需严格遵循对应国家标准(如 GB/T 229、GB/T 8809 等)的技术参数要求。要想了解更多产品组成部分,可随时联系河北天棋星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。